食用油灌装后可以冲气氮保鲜吗
在食用油行业,也有采用气氮(气态氮)的情况。
一、加气氮的方式
1.充入包装容器内
在食用油灌装后,通过专门的气体充注设备将气氮充入容器的顶部空间。这和液氮加注类似,都是为了排除氧气,营造无氧环境。气氮充注设备可以精确控制充入的气体量,确保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正压,一般压力控制在合适范围,如0.02-0.05MPa左右,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例如,一些食用油生产企业会在瓶装食用油的包装环节,使用带有气体充注功能的灌装机,在灌装完成后,紧接着就充入气氮,使瓶子内的氧气含量降低到很低的水平,从而延长食用油的保质期。
2.在储存设备中使用
在大型食用油储存罐中,也可以通过向罐顶空间充入气氮来保护食用油。储存罐配备相应的气体分配系统,能够将气氮均匀地分布在罐顶空间,降低油罐内氧气浓度。这种方式对于长期储存大量食用油的企业尤为重要。
例如,在食用油储备库中,当食用油储存时间较长时,通过持续向储存罐内补充气氮,维持罐内的低氧环境,防止食用油在储存过程中氧化变质。
二、气氮与液氮的比较
1.优势方面
设备要求相对简单:气氮充注设备通常不需要像液氮加注设备那样考虑低温耐受性和特殊的绝热措施。气氮一般可以通过压缩机和气体储存罐来供应,设备的成本和复杂性相对较低。对于一些小型食用油企业或者对设备投资预算有限的企业来说,采用气氮可能是更经济的选择。
安全性稍高:气氮处于气态,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像液氮那样因极低的温度而带来冻伤等安全风险。同时,气氮的储存和使用过程相对液氮而言,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没有那么敏感,不容易出现因急剧汽化导致的压力突增等危险情况。
2.劣势方面
保鲜效果可能稍逊一筹:液氮在汽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能够使食用油和包装容器的温度迅速降低,这种低温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化学反应速度。而气氮没有这个降温效果,所以在同等的气体置换效率下,保鲜效果可能不如液氮。
包装变形控制能力较弱:液氮汽化后产生的氮气能够快速填充容器空间,并且由于其体积膨胀的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维持容器的形状,减少瘪瓶等情况。气氮则主要依靠充入的压力来维持容器内的正压,对于一些质地较薄或者结构特殊的包装容器,在抵抗外部压力变化时,可能不如液氮有效。
三、应用场景特点
1.产品特性要求
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或者在低温环境下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如结晶、分层等)的食用油品种,气氮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例如,某些含有特殊成分的功能性食用油,在低温下容易出现凝固现象,使用气氮可以避免因液氮加注导致的温度过低问题。
2.包装类型考虑
对于硬质包装容器,如玻璃瓶装食用油,气氮和液氮在保鲜和保护包装方面的差异可能不太明显。但对于软质包装或者塑料瓶包装,尤其是那些对包装形状保持要求较高的产品,液氮可能更具优势。不过,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其他包装设计或者工艺手段(如加强包装材料强度、优化包装结构等)来弥补气氮的不足,气氮也可以满足需求。
在食用油行业,气氮的应用是存在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设备条件、产品特性、包装类型、成本控制和安全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气氮还是液氮来保护食用油产品。